乙型肝炎继续教育-四位专家讲座要点
Hannah Lee,Mark Li, Calvin Pan, Keqin Hu 四位肝炎专家医生继续教育讲座要点如下,张眉博士整理
Dr. Hannah Lee 对乙型肝炎指出一下三个方面,医生和患者应予重视。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
1. 它是一种隐形疾病,但可以致命(对于肝脏,如不加控制,能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 普遍筛查和早期发现慢性乙肝是重要的(防患于未然的最典型疾病);
3. 乙型肝炎是可以预防的(这一点无论如何强调亦不为过);
4. 乙型肝炎是可以治疗和控制的(放弃治疗不为明智之举);
5. 我们可以根除疾病,但它需要一个来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社区团队的努力(需要社会和医疗团体的努力)。
应该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病人群体:
1. 持续e抗原阳性(+ ),血清HBV DNA>20,000国际单位/毫升,谷丙转氨酶>2倍正常值上限(ALT推荐正常值,女性= 19国际单位/毫升;男性= 30国际单位/毫升) ;或
2. 病人血清HBV DNA>20,000 IU/ ml,ALT 1- 2倍于正常值上限,肝脏有明显病理性改变,或超过40岁;或
3. 代偿性肝硬化,同时HBV DNA>2000(不论ALT水平);或
4. 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本项提示肝脏移植治疗的需要。
现今药物治疗原则:
1.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是第一线药物;聚乙二醇干扰素亦然,不过用于代偿期患者;
2. 干扰素不能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或兼有门静脉高压症的代偿性肝硬化;
3.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和单一疗法目前不是主流药物,主要由于较高的耐药率或更弱的抗病毒效果;
4. 治疗≥12个月后如果血中出现抗-HBe抗体,可以停止治疗。
Dr. Mark Li(李家裘医师):乙肝是亚裔社区的重大健康问题,公众对于其危害仍然认识不足,许多医生对于危险人群的过筛没有到位,或因就诊时间太短或因对于当今过筛的临床标准缺乏认识,致使许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此病,直到出现合并症已为时已晚。需要重申的是,所有来自中国及其他亚洲高发区的第一代,第二代移民均在过筛行列,不论是医学界还是社区都应该牢记这一点。对于乙肝抗原携带者的转阴率只有1-2%,应定期随访这些患者,尽管他们多无症状。
Dr. Calvin Pan(潘启安医师):药物治疗的作用是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的数目,最大限度的抑制病毒的复制是增进慢性乙肝预后的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暂时没有使用抗病毒药指证的病人要严格的定期监测,有时病毒数目突然上升就需要随时上药。对于肝癌的监测要严格按照规定。高发人群包括亚裔男性40岁以上,压抑女性50岁以上,所有的澳抗携带者,有肝癌家族史者,非洲男性20岁以上,病毒DNA含量高的,对于这些人群应每6座2个月作肝的超声检查。
Dr. Keqin Hu (胡克勤医师):肝癌很多在诊断时已属晚期,没有了手术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sorafenib (Nexavar)是第一个用于肝癌晚期的系统化疗药,由FDA 2007 年正式批准。它是一种多激酶的抑制剂靶治疗,口服使用,增进晚期肝癌病人存活率44%,创立了晚期肝癌治疗的新纪元。